數位轉型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已經是各行業的顯學,但轉型應該怎麼轉?團隊應該怎麼準備?既有的商業模式要如何調整?這些問題都困擾這許多老闆。這本《從選擇題到必考題: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實戰》兩位作者以思維+方法論+實戰的方式,把數位轉型的做法詳實呈現。
關於數位轉型的主題,我之前寫過〈出版市場持續萎縮,出版社如何投入數位轉型?〉及百貨零售的系列轉型文探討,提到應重視數據、數位化、重視體驗價值、發揮彼此業務的綜效等等。
先說心得,這本書不好閱讀。一般來說我看一本書大概花2-3小時,這本我大概足足多花了2倍的時間,裡面許多章節,是需要讀一下、停一下思考,然後再繼續讀下去,速讀不起來。用投資學來比喻的話,有點像是巴菲特給股東的信,從信上你會知道巴菲特的概念,但要把概念落實下去,需要思考反芻後才能實現。用古代經典來比喻的話,也很像是《道德經》,不像是儒家及法家思想,有具體做法及步驟可依循,而是雖然短短五千字但要反覆思考很久。所以這篇讀書心得我真的…拖很久XD。
我覺得要抓住這本書的重點,應該把握這五點,就可以比較好的去抓住作者陳顯立的思考方式,分別是:
1.做A轉B賺C
2.123法則
3.剩餘價值再利用
4.借力使力不費力
5.養成多元通才
何謂「數位轉型」?數位轉型三階段!
在展開這個討論之前,需要先定義什麼是「數位轉型」,許多企業常犯的誤區就是:把數位化當成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分為三階段,分別是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
數位化:利用工具取代掉重複的環節,節省成本。例如:以電子發票取代手開發票。
數位優化:導入工具,提升營運效率。例如:與客戶接觸的管道很多,若能自動且精準的幫客戶貼上標籤,對於未來再行銷就能大幅提升效率。
數位轉型:透過數位與工具的導入,在既有有結構之外,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例如:零售業者提供取貨服務與經營會員之後,進一步推出自己的開店平台。
如何數位化、如何導入工具,這些各個工具或軟體廠商都有大量的介紹,但是如何從商業角度來思考數位轉型,則是本書重點想強調的內容
何謂「做A轉B賺C」?
這個概念我發覺隨著時間的演進, 做A轉B賺C的內涵也有所變化,在前作《流量新紅利時代》是這樣闡述的:
「A是產品或服務,B是效益,C是賺錢」
具體呈現方式很像是互聯網思維的一句話:「羊毛出現在狗身上,豬來買單」Google做出搜尋服務,吸引用戶來使用,但付錢的是廣告商。
不過這次的論述就比較不同:「A是產品/服務,B是放大A的效益,C則是放大A/B的媒介。」
具體呈現是提供硬體,搭配軟體的解決方案,再搭配教育訓練課程。或者如書中所舉例,賣高級家電,提供專屬保固維修,搭配訂閱制蔬果。
但不論是哪一種定義,最核心的概念應該就是從本業去延伸,構成一個可以正向迴圈的商業模式。
什麼是「123法則」?
123法則是,1-補貼快速取得用戶,2-快速聚集用戶擴大對市場的影響 3-拉高退出門檻提高留存率。
最具體的呈現根據新聞報導,會是數位時代這篇所說的概念〈從詹宏志與蝦皮的戰役獲得靈感,部落格也要掀起一場補貼戰?〉:「利用提高補貼吸引部落客加入,再利用自家的技術提高部落客廣告收益,讓部落客一試成主顧,降低半年後補貼到期部落客退出」
無論是電商、外送、支付、銀行,補貼都是常見的手段,但往往只有做到1和2,而忽略了3,若是停止了補貼,用戶就隨之而去。
目前我覺得做的較好的補貼有,蝦皮購物、街口支付、台新銀行,這三家分別在電商、電支、數位銀行取得較好的市場地位。但同樣是補貼的熊貓,反而因為其平台系統、外送員實質表現,而招致不少負評,或許這四個案例可供參照。
「剩餘價值再利用」怎麼做?
剩餘價值再利用有助於找到企業的第二成長曲線,也就是利用本業來延伸出其他獲利模式,減少浪費或創造其他價值。
書中以PChome為例,PChome24小時物流能力,讓他發展出可以供其他電商來付費使用的服務,即是以本業做出延伸,打造第二獲利模式。
或者以作者陳顯立曾服務的燦坤為例,利用燦坤全台門市當作發貨據點,網購訂購後即從門市發貨,減少人力的閒置、降低庫存,就是一個減少浪費的做法。
把「做A轉B賺C」+「剩餘價值再利用」+「借力使力不費力」這三個觀點放在一起,就可以構成一個生態圈,也是在書中〈商業轉型的夥伴關係〉中所提到的概念。
如何養成「多元通才」?
所有數位轉型,仰賴的是「人」去執行。書中也有很多對於團隊的討論,不論是自我成長成對的人,或者是招人進來,都是解決方法。但陳顯立認為最重要的是「通才」,類似的概念在游舒帆的《商業思維》一書中,也有提到「專家式通才是未來所需人才」。
好,通才如何養成?
陳顯立認為通才要奠基於「多元的生活經驗」,養成有賴於「親身體驗」與「想像延伸」,親身體驗就不必多說,想像延伸陳顯立的做法是:看漫畫與小說。透過多看來累積各種故事情境,這樣相當於模擬了無數種的人物經歷。
因為我不太愛看漫畫,我的想法是也可以透過電影、歷史、金庸三個來培養。具體作法可以參考呂世浩老師在《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的方法:「讀歷史故事,要想像自己是身處當時情境的古人,會做出何種反應?」透過這樣的方法,把自己置入在電影、歷史、金庸的故事情境中,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
數位轉型心法建議:目標、數據、人才、心法
上述都還是比較抽象的部分,具體數位轉型應該重視什麼?總結書本所提到的,歸納出四個面向:
設定目標,從商業模式加獲利模式思考
分析數據,尋找可以分析出數據的人才
重視人才,多元通才協助完成數位轉型
心態調整,小步快跑快速試錯保持彈性
當然,本文還有許多未盡之處,也很難涵蓋整本書的重點,許多篇章都適合細細咀嚼反覆思考,我這邊寫了一點粗糙的筆記,歡迎有閱讀過的按下方貼文讚+私訊索取~(是真的很粗糙的筆記,不要有太多期待)
這本書讀好久…是一本需要咀嚼思考的書。 數位轉型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已經是各行業的顯學,但轉型應該怎麼轉?團隊應該怎麼準備?既有的商業模式要如何調整?這些問題都困擾這許多老闆。這本《從選擇題到必考題: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實戰》兩位作者以思維+方法論+實戰的方式,把數位轉型的做法詳實呈現。 #從選擇題到必考題 https://rayin.space/shu-wei-zhuan-xing/
由杰雲管見發佈於 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
延伸閱讀:
用戶思維:發現動機,掌握消費先機
流量新紅利時代
【診所開業】中醫診所經營-泰昌堂中醫如何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