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工作就有錢的「無條件基本收入」你願意支持嗎?

動動手分享出去

日前和一位台大的朋友和我聊起了「無條件基本收入」(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概念,乍聽之下還以為是勞工團體所喊的要提高「基本薪資」。實際上,無條件基本收入這個概念,很容易跟勞權(基本薪資)、社會福利(補助津貼)混在一起,是一個較新也同時需要更多討論的一個主張。

「無條件基本收入」顧名思義就是不排富、人人都可以領的一個定期收入,可以想像成每個人每個月都能固定領取現金的概念,而這個現金額度,需要滿足一個人最低的生活所需。看到這邊,不但企業主要跳腳,很多受薪階級也會反對,心中冒出許多質疑。而支持這個議題的人,也許是基於人道考量、也許是基於未來性考量,大家的支持理由也都不同。

不工作就能有收入?這到底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異想?還是一個必須實踐的未來?這邊我精選了四本書,來幫助你全面性的了解「無條件基本收入」這個概念,希望了解的同時,我們也能邁向更好的社會。

未來世界,工作可能越來越少?

隨著科技的發展,基層、勞力、技術性的工作會越來越少,很常見的是當車子加裝eTag後,就不需要國道收費員了,這並不是因為國道收費員不夠努力,而是科技所造成的就業機會減少。

時下我們很火熱的新科技,不論是網路銀行、網路證券下單、線上投保,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減低我們臨櫃、面對面、人員服務的需求。未來如果發展出無人機送貨,是不是貨運司機的需求也會降低?

當大量的工作被取代,而創意性的工作又沒有那麼多的時候,「失業潮」其實是可以預見的。這時候鼓吹「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要努力學習新技術」這種論調,其實是忽略了趨勢改變的現實,這時候一套不同於現行社會的制度,就需要應運而生。

由美國民主黨初選總統候選人楊安澤撰寫的《為一般人而戰:破解美國大失業潮真相,以人為本,讓全民擁有基本收入才是我們的未來》就提到,以美國為例已經有數百萬人因為自動化而造成許多製造業的工作消失,進一步影響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大量失業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顯而易見,目前的制度不論是失業補貼、就業輔導、社會福利等等,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若現行產業與科技沒辦法創造出大量的就業機會,未來這些失業的人是很難轉換到新工作的。因此,書中所提出「人本資本主義」,預計從高科技產業課稅,並提出「全民基本收入」的方案,來解決人類的危機。

在《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從基本收入出發,反思個人工作與生活的意義,以及如何讓社會邁向擁有實質正義、自由與安全感的未來》這本書中也有相似的看法,認為隨著科技發展伴隨著貧富差距擴大,勞工的所得跟不上物價的通膨,儘管經濟數據亮眼卻難以雨露均霑。而少數的人,靠著資產(包含金融資產、土地、智慧財產)就可以富裕過活,這樣的貧富差距擴大也會讓社會更為撕裂,民怨沸騰下會充滿著各種負面情緒如:憂慮、混亂、疏離和憤怒等交雜情緒。這樣情況下容易導致極端民粹的政治人物崛起,造成社會的不穩定與混亂。《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從基本收入出發,反思個人工作與生活的意義,以及如何讓社會邁向擁有實質正義、自由與安全感的未來》認為我們應該建立一套全新的所得分配系統,來因應世界即將面臨的危局,而無條件基本收入就是當務之急。

不過,無條件基本收入僅僅只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嗎?實際上不僅如此,這會有更多積極的意義產生。舉例來說,許多「創造型」的工作,如藝術、發明,在短時間來看是沒有任何產值,如同梵谷的作品也是在過世後才大放異彩。試想,當許多有潛力的藝術家、運動選手、音樂家,卻因為生活所困而不得不放棄,對人類社會而言是多大損失?當我們有無條件基本收入作為生活的保障之後,這些人就更能心無旁騖地去嘗試與發揮潛力,長遠來看其實對於人類社會發展是非常正面的幫助。

無條件基本收入如何推動?

這個概念並非台灣首創,在《無條件基本收入》一書中,作者詳盡的介紹了其它各地的討論與推行的現況,包含美國、西班牙、芬蘭都有相關的討論或案例,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與借鏡。

無條件基本收入如何推動呢?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不排富、人人有的固定收入,可以嘗試把現有的各種社會福利與津貼集合再一起,並以基本收入的名義發放,這樣一來甚至可以節省龐大的行政支出,並且非常公平。

為什麼這樣說呢?現行台灣其實有非常多的津貼與補助,較為有名的包含老農津貼、失業補助、還有如清寒、低收甚至是長照等等,項目繁多之外,每個申請又有相關規定與檢附文件,甚為了符合資格必須去上培訓課程,其實相當繁瑣,甚至因為津貼與補助不屬於同一部門,有跨部會、地方與中央的差異,申請者與政府單位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審核、溝通、文件往返,其實都是一種行政效率的浪費,甚至會出現專門代辦的單位出現,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只能乾瞪眼。

因此,把所有補助與津貼進行盤點,並且統合成一個「基本收入」這樣的作法不僅公平,而且切實可行可以節省行政效率。

現有的替代方案,不行嗎?

行文至此,肯定會有人有疑問:「這和社會福利、基本工資的概念很類似,難道不能擴大實施嗎?」相似的方案包含:一次給予一大筆錢、社會福利、補助、調漲基本工資等等,都是與無條件基本收入會混再一起談論甚至具有替代性的方案,《基本收入:建設自由社會與健全經濟的基進方案》中就有明確的把其他替代方案逐一討論。例如,大眾討論最常有的共識叫做應該要「排富」,或者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但如此一來,就會造成我們上一段所提的問題:如何認定「富」?與如何認定「需要」?在申請過程帶有羞辱感之外,也會造成行政成本高昂的問題。

此外,以大家最熟悉的基本工資來說,調漲基本工資容易讓底層勞工(泛指勞力密集、缺技術性)被取代,強勢的依舊是資方,在台灣仍有許多企業違反勞基法不給加班費,或用低於法定薪資去聘僱員工,這些其實都是源於勞資關係的不對等,提高基本工資並不能有效改善這個狀況。相較下,如果實行基本收入的話,勞工反而會更有底氣或選擇性地去反抗不合理的工資。基本收入提供的經濟保障讓勞工免除後顧之憂,更有能力與資方對等協商,拒絕不好的勞動條件,自在選擇適合的工作,從而矯正勞動市場極度傾斜的權力結構,促進勞動市場的真正自由。

白吃的午餐是否會讓人懶惰?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深植人心。此外,社會上不時也會報導有人光領補貼而不想要工作的「懶惰蟲」,這兩個想法都是大眾普遍的一個共識。因此,無條件基本收入最大的質疑,就是是否會讓人不想工作,進而導致其他的社會問題或財政負擔。簡單來說就是:「為什麼我的稅金要養這些懶惰蟲?」

從其他國家的案例來看,這樣的比例相當稀少,當然可以推說國情不同,華人貪小便宜、鑽制度漏洞的會更多,因此這個沒辦法有一個保證性的答案。不過,基本收入的意義在於讓人可以滿足日常最低生活所需的「餓不死」狀態。依照行政院衛福部公布的標準,台灣最低生活費用大約在1.3萬,實際數字依據各縣市有所增加,這樣的金額遠遠不到讓人「享受」的程度。因此大多數的人還是會選擇去工作,爭取更好的生活水平。

不諱言有少數人可能因此放棄工作,但我們能藉由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實施,來創造更多的藝術、科學、商業的創新機會,以及為了未來科技衝擊造成的巨變預做準備,可以說這是一個值得放上公眾視野討論的一個政策了!


動動手分享出去

歡迎分享給朋友或者留言跟我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