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X人物小聚將來總座梅驊15份工作的經驗分享

CMX 人物小聚特別場- 將來銀行 總經理 梅驊
動動手分享出去

 
之前因為社團、工作的關係,自己也舉辦過不少論壇、工作坊、演講和課程,也有實際和阿里巴巴的人舉辦過淘寶大學系列課程。然後工作關係也跑了很多年會、峰會,不論是TeSA平日的課程、創業小聚或者各式的電商、新媒體、社群峰會年會,參加活動算是蠻家常便飯的。不過,CMX這場活動還是讓我蠻訝異的。很少接觸到活動方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在「互動」上,我想這也是這個社群凝聚力很強的原因吧?
 
    定期會有各式聚會、讀書會活動,想多認識的可以點這邊「CMX 給社群經理的社群
 
這次講者主要是將來銀行總經理梅驊(以下稱梅大)擔任主講,另外兩個與談的講者分別是91AppClement和老查(李全興),這次以梅大分享個人的職涯工作心法,來和大家聊聊他換過15個工作的心得。參加這麼多活動有個心得,有些講者是屬於哲學派的,就是他講得很精采,讓你聽得如癡如醉,但思想太飛躍導致你筆記很難記完整。另一種是邏輯派的,結構很嚴謹完整,記下來的內容完全是無負擔,嗯…這次梅大屬於第二種風格。
 
梅大總共換過15個工作,在職涯的過程中絕大多數都和前東家保持的很不錯的關係,這點我覺得非常厲害。我之前在專欄的一篇文章〈破除代工思維:將員工視為「資產」而非「成本」〉中提到很多勞資關係其實是相互敵視,能處理好並且保持良好關係是很厲害的一件事情。處理與與前東家的關係這件事情在現在也會越來越重要,因為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所寫的《聯盟世代》提到終身雇用的關係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聯盟關係。
 
梅大是如何保持好關係呢?他認為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中心思想、自我訓練、人見人愛三個部分。

中心思想:人對了,工作就對。

我們很難知道三年之後會如何,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胸。梅大舉例即使一個團隊高手如雲,財源也足夠,但最後還是可能會收掉,人生有太多事情是我們所無法預期的,只能專注做好自己與當下。這個中心思想有一個要點就是:「你在別人心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個人怎樣」這件事情其實很難假裝,因此如果一個人個性品德是好的,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樂於保持良好的關係。說到這,有些人就是口蜜腹劍獐頭鼠目,這部分就對他沒什麼用了(聳肩)。

自我訓練:好的邏輯讓談話順利

這裡梅大建議工作者一定要有良好的思考邏輯,並且提到兩個邏輯訓練方法,第一個是每次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回答的時候都分為二到三點來表述,沒有分點的話表達會太攏統,太多點又會記憶不清楚,兩三個恰恰好。這邊兩三個也是有伏筆的,避免自己說死(明明只想到兩個結果說三個就尷尬了)。另外一個訓練方法是「這個想法很有趣,你覺得呢?」不論面對老闆、同事或下屬,這個方法可以幫助讓想法更完善更延伸,在老闆這方面,清楚老闆「怎麼想」會非常重要。

人見人愛:讓自己好相處

梅大根據自己經驗,提出「GOT」、「CASH」「LOHAS」每個字母代表一個特質,我覺得這樣蠻好的,可以讓一些散的東西湊再一起,還可以呈現出新的意思。
 
GOT: God信仰+中心思想/Observations觀察(觀察力)/Trace 蹤跡(作品可累積)
CASH:Clothing讓人舒服/ Ability 過往能力的貫通與累積 / Sociability 社群與生活的自己 (盡量走出同溫層)/ Helper 大膽尋求幫助 
LOHAS : LOVE 愛與熱情 / Open開放心胸 接納不同 / Habit 習慣特性性格/ Available 真實的參與(是否可以真實的表達自己?)/Skill 技能 熟練性
 
最後梅大有利用一點時間介紹純網銀的部分,這部分我覺得看數位時代的報導比我記錄的更詳細,參考〈外送食安險、寵物險,將來銀行喊出「三零」拚好服務〉

關於與談我想說的三個問題

#在人生當中是否有個時間點是否有個轉捩點?
老查和梅大都是生病受傷之後,開始認識到「生命」這件事情,從而更認真地看待。
我覺得很多人的「突然長大」或者轉捩點,都是遇到了人生的生離死別,也許是意外、也許是醫院甚至是寵物,然後我們才從一個揮霍身體資本的人開始認真看待身體。
 
#選擇一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30世代工作者的代表Clement認為最重要的是 產業>機會>薪資,這點讓我想到之前GoogleCEO對員工說的一句話,我也非常的認同:「如果有人給你火箭上一個位置,別計較位置的好壞,先上去再說。」
 
40世代的工作者代表梅大則認為挑戰性很重要,一份工作是否好玩?能否激起熱情?對他而言比較重要。
 
50世代的老查提供了不一樣的一個視角,在人壽命越來越常的情況下,退休時間可能會越來越晚。有什麼樣的工作能讓我們做到70歲?甚至80歲?這樣長時間工作其實是一種「長跑」,我們應該要思考什麼樣的工作和工作型態,能支持自己跑到70歲。
 
#其實QA還蠻多的,我最後想挑的是:如何面對背後捅刀的人?
三個講者提出的面相不太一樣,大致可以歸納出「就事論事,不要過激反應」、「不去面對謠言,而是想辦法做出成績」、「會捅你有時候沒什麼理由,轉念把他想成給自己的一個檢視,看自己有沒有哪裡沒做好?」
 
這個題目讓我想到羅輯思維裡面提到的關於曾國藩與李鴻章的處世哲學:「成大事者不糾結」
有句名言,羅胖說是曾國藩提出的:「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這就是說,未來發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讓它雜亂,要做什麼就專心做什麼;當這件事情過去了,我絕不留戀它。
 
面對背後捅刀的人,不去糾結他的原因,專心做好該做的事情。而未來若業務上有需要跟他合作,依然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去計較過往的事情,簡而言之「就事論事,專注於當下,不想太多」是面對背後捅刀的好做法。蠻慶幸那時我在工作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態度來面對,現在回想覺得自己還是有進步。
 
最後想說,辦活動會根據很多種需要,很少看到一個自發性的社群可以這麼蓬勃發展,推薦大家參加,但可能也搶不到票?
 

延伸閱讀:
全聯推出PX Pay !為什麼實體零售都想做支付?


動動手分享出去

歡迎分享給朋友或者留言跟我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