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的啟示一:國家換人、生活照過是不可能的。

日本近代史啟示一:國家換人、生活照過是不可能的
動動手分享出去

念國中高中的時候,不論是中國史還是台灣史,都會提到日本的影響,從甲午戰爭割讓台灣到中日八年抗戰,可以說是自清末以來,日本對中國或台灣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之後就開始對周圍國家的侵略,而這些侵略,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來歸結「步步為營,溫水煮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可以有什麼借鑒?

推薦閱讀:
博客來《大人的日本史》
博客來《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

琉球:步步為營,蠶食鯨吞

日本一開始的國力還不夠強大,即使在甲午戰爭的時候動員全國力量,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日本剛開始在侵略的時候,採取的都是「步步為營,溫水煮蛙」的蠶食策略搭配安撫手段,一旦對手有所鬆懈,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了。

先說琉球,次講朝鮮。日本明治政府對清朝有過不少次的侵略,依序是琉球、台灣、朝鮮、東北。在併吞琉球王國與朝鮮王國的手段,幾乎是一致的蠶食方式─「先當保護國再給予統治者優厚條件,最後合併。」

事情是這樣的,琉球漁民船難到屏東,被台灣原住民殺害,本來應該屬於清朝的內政─「藩屬國的人民與清王朝的人民發生衝突」,但日本明治政府這時候卻跳下來,要承擔起「保護人民」的責任興師問罪。隨後牡丹社事件爆發,清朝稀里糊塗的承認日本的確是「保民」的舉動,間接承認日本擁有琉球王國的宗主權。

接下來,日本就把琉球改為沖繩縣,琉球國王改封日本侯爵,為了降低當地人的反抗,日本人提出「舊慣溫存」,讓當地人能保有既有的傳統與生活方式,並讓舊的統治階層掌權。簡單來說就是「生活照過、國家政府換人」而已。這樣的手段拉攏了既得利益者,讓反抗力量找不到領導階層而成為一盤散沙,很大程度削弱了抗日的力量,從而穩固統治。在傳統中國裡面,這種辦法叫做「以夷治夷」(以夷制夷是另外一個意思)、「羈縻政策」。

羈縻:(引自維基百科
引申為籠絡控制。實行羈縻政策的地區名義上從屬朝廷,實際由當地原住民首領自行統治。唐朝對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採行羈縻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開放貿易。宋、元、明、清幾個王朝稱土司制度。

對了,我有個問題,為什麼日本是把琉球當「國土」來統治,而台灣卻是當殖民地來統治?(台灣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但琉球更早被日本所佔)知道答案的可不可以留言告訴我。

朝鮮:步步為營,溫水煮蛙

日本對台灣的統治,台灣人應該都蠻熟悉的,直接來說朝鮮吧!日本對待也是這樣「先成為保護國、再給予統治者優惠、最後併吞」,但對於朝鮮他花了更多的力氣,來看看他做了什麼,相信會有很強的既視感。

眾所周知,甲午戰爭打完之後,清朝被迫承認了朝鮮的獨立性,清朝跟朝鮮正式離婚,朝鮮恢復單身。緊接著日俄戰爭打完後,朝鮮和日本被迫簽下了保護條約,等於是被迫和日本結婚。

緊接著,日本還設立統監府,來處理朝鮮的外交事務,其實這個角色已經有點類似中國傳統王朝上的「監國」、「權臣」、日本的「幕府」的角色,逐漸架空朝鮮政府的權力。

除了統監府之外,還有也有很多「日客」移民到朝鮮。此外,「日資」很早就透過各種管道進入朝鮮投資,掌控很大的金融資本與媒體,其中就買下報紙,專門為日本政府發聲的媒體,幾乎天天美化日本、宣揚日本好棒棒,許多只看該報的人,就會覺得朝鮮很爛然後日本好棒棒快快合併比較好。

除了日客、日資、日媒之外,日本也扶植了外圍的附庸團體「一進會」。原本是一個鼓吹改革的團體,結果逐漸被日本所收買,開始宣揚「日朝合併」,認為朝鮮的人民放棄主權併入日本,可以享受進步還可以享有平等待遇,是非常棒的結局。

還記得我一開始說的日本的策略嗎?日本採取的都是「步步為營,溫水煮蛙」的蠶食策略搭配安撫手段,一旦對手有所鬆懈,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了。其實這招傳統中國玩的還是很嫻熟的,作為後學晚輩的日本在很多技法上都是模仿中國。

同樣的手法也出現在袁世凱逼迫清朝退位上,代表民國承諾每年給予四百萬兩的優待費,相當於當時財政歲入的4%左右,以及許多禮遇,這樣的優待條件使滿清皇室心動了然後就頒發詔書了。可是,退位後,失去政治實力的皇室根本沒有力量能夠維護自身權益,而這個條款沒多久這個條款就被廢止了。但身為俎上肉的滿清皇室,又有什麼辦法?

另一個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案例,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對待荊州劉表的兒子劉琮的手段,先承諾他世代擔任荊州刺史、其餘將官封賞,等到他投降之後再改封青州,即使劉琮不願意,但失去政治實力的他又能有什麼籌碼去談判?

結論

從琉球、朝鮮、清朝退位、演義裡面的劉琮的例子或許可以看出三點啟示,一是面對敵人的招安,這可能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自身的價碼還是取決於自己擁有多少政治資本,一旦放棄所擁有的資本,價碼也不能長久,他能給的,他也能收回去。從這點來看,滿清皇室顯得不夠聰明。

第二個是面對反抗團體,可以有限度的接受要求、給予領頭或部分人利益,從而達到分化和瓦解的目的,一旦瓦解了要不要遵守原本的承諾就可以在看看了,可以收回承諾也可以以拖待變。從這點來看,克洛克在和麥當勞兄弟收購麥當勞所有權的時候就很聰明,口頭承諾給予1%的未來營收分紅,但從來沒有實現過,麥當勞兄弟打不起官司最後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這個又可以寫另一篇文章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速食遊戲

最後一個,計策戰術不用新,只要有用就好。這些手法其實在中國的戰國時代通通都有出現過,但千百年來還是很多人沒有學會教訓。

我想,作為知識分子,最無力的就是這個,就是明知道他們在玩什麼把戲,卻無能為力,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延伸閱讀:
日本近代史的啟示二:對台灣別氣餒,每個文明國家都曾都走過野蠻這條路。(還沒寫完)

推薦閱讀:
博客來《大人的日本史》
博客來《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


動動手分享出去

歡迎分享給朋友或者留言跟我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