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率才是重點,三倍券如何設計會更有振興的成果?

動動手分享出去

本文授權刊登於思想坦克,原文標題三倍券如何設計會更有振興的成果? ,若有引用、轉載需求敬請聯絡思想坦克。

振興三倍券從發想一開始的討論到後續的執行,屢屢成為朝野攻防的焦點,在發行一陣子後的現在來討論,希望可以避免模糊焦點。台灣公共政策討論很難進步一個原因就是每次都有人模糊焦點邏輯不清楚,例如之前我在一個群組看到有人說三倍券領取「麻煩」,現金較方便。就會有人跳脫問題直接說現金沒有振興效果?(單就麻煩這點來說三倍券的確比現金麻煩,明明就討論方便與麻煩而不是振興效果啊)

或者也會有人拿錯誤例子,如國外都發錢台灣竟然是要花錢買券來類比,但明明就是不同的東西,一個是屬於紓困一個是屬於振興。許多討論都變成牛頭不對馬嘴最後變成謾罵,實在很可惜。

有三點我想先說明的:

1.三倍券是振興不是紓困,所以拿其他國家發錢來類比並不正確
2.本文不討論現金與發券孰優孰劣
3.也不討論與消費券相比如何

這邊先肯定振興三倍券的優點,包含排富機制(超級有錢人懶得時間去領或綁定)、刺激消費效果(畢竟錢灑下去一定有效,只是多寡)、提振民間消費信心…等等,也有很多廠商趁勢推出優惠,不論是廠商給出折扣、或者銀行和支付業者給出回饋,都有助於刺激整體市場,都是好事。

不可能有100%完善政策、也很難面面俱到盡善盡美,肯定之餘,這篇主要想講「缺點及如何更好」,是站在「愛深責切」的立場而非雞蛋挑骨頭,希望別因此被出征(合十)。

振興三倍券的前身有兩個,一個是馬政府所發放的「消費券」、另一個是原定「酷朋券」。前者以實體券的方式發到民眾手上、後者用數位+折扣的方式刺激消費,振興三倍券採取實體與數位並行,既有實體和數位也要民眾預先支付1000元,算是消費券與酷朋券兩者折衷。後續的藝fun券、農遊券等則是具備酷朋券「數位」的影子。我一直是堅定的行動支付派,在2016年就開始使用,因此這篇想先聊聊目前三倍券可能的缺點與數位券的優點,期望透過這樣的討論可以讓數位券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我在強調一次,撒了約「2300萬人x2000元」的預算(不含行銷印製成本),一定會有刺激經濟的效果。知識分子與執政者、監督者的責任應該是讓這個預算更好。

振興三倍券的設計缺點

振興三倍券發行至今,數位與實體券領取比例差距過大,讓經濟部緊急加印,與原本期望實體數位各半的方向背道而馳,那麼振興三倍券設計有哪些缺點呢?

1.使用期限約五個月,容易分散

三倍券使用期限是12/31,從7月領取有超過五個月的時間,使用期限太長,民眾其實可以「慢慢來」消費。對於短期刺激效果可能相對有限,若把期限縮短,刺激效果應會更好。雖然經濟部中企處推估整體三倍券消費熱度將在9月完成,既然推估是這樣,其實可以把日期就訂在9月。

2.電商被排除,消費最終「不會」回歸電商

政院發言人屢屢發言說「消費最終會回歸電商」的言論令人費解,台灣線上消費占比不足20%(詳細數字依各單位定義不同有所出入),即使最大的兩家電商網家(近400億)與富邦媒(約500億),兩者2019年營業額合計尚不足1000億,比起統一超商(2500億)不到一半,說會回歸電商的論點算是蠻奇怪的。

雖說許多電商因為疫情關係受惠,但仍有許多中小電商其實是受害的,包含後端原物料供應不上的服飾電商等等。三倍券將電商排除之後,也可能進一步造成消費排擠的效應,一刀切的分類方式不夠完善。

甚至會有直接受害的「產業」,例如專門銷售餐券的業者。三倍券官網明確表示:「餐券不適用三倍券」這些業者不但被三倍券排除,而且面臨的是政府與他們搶業績,無疑是「受害」產業。

3.受惠品類未排除,振興效果打折

承接第二點的論述,振興的用意應該是振興受害的產業,用實體與線上來切分不夠精準,真正應該區分的是「品類」。試想,口罩、消毒酒精、相關保健食品可以說是疫情的受惠產業,三倍券未將其排除。如果消費者拿著三倍券去買口罩等物資,振興的效果在哪裡?政府其實有辦法做到區分品類,讓振興的效果更好。

其餘的領取步驟繁瑣、取名讓人誤會200元可以當600元用(真的有這則新聞)、收購問題,不算太嚴重就不列入。

如何克服?加強使用數位券

1.領取簡單

如果是採用數位券,不論是用行動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綁定方式均非常簡單。不會有現在郵局排隊、超商預購領取的問題,行政程序上也相對簡便。實際上藝fun券就是這樣領取的,數位券領取上的確方便許多。考量某些地方消費不便(如沒有支援行動支付)、某些族群完全沒有卡(如年長、年幼、弱勢)則可以給予其他配套方式,但主推應該是數位才對。

進一步可以要求各業者加碼幅度更高,畢竟是政府花錢協助業者推廣業務,不論是硬性規定加碼幅度、或者採取政策利誘,都是可行的選項。

2.限定品類 精準刺激

若是數位券的話,可以針對店家與品類做更精準的區隔與刺激,如同後續所推出的藝fun券、農遊券、動茲券效果,可以在一套系統上直接搞定,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民眾混亂搞不清楚。

數位券可以更好的做到「排除」的功能,這點看各電商的「折價券」均有限定品類即可知道技術上並不困難。誠如前面所述,日常用品、防疫物資這些必需品是屬於不太需要振興的產業,要買必需品請使用「紓困」的政策。

3.避免收藏與轉賣

日本在1999年發放消費券的過程中,就發生過這麼一件事:當時,消費券的樣式由地方政府自行設計,結果日本的鳥取縣就把當地知名漫畫家青山剛昌的代表作“名偵探柯南”印在了消費券上,導致民眾爭相收藏,消費券被高價轉賣。結果當地消費券的使用率大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完全沒發揮作用。

用數位券可以避免收藏與轉賣的情形發生,即使是現在的三倍券,仍有民眾願意收藏、也有店家用7折、8折的價格收購。連「鈔票」(如連號、或舊版台幣)都有人收藏了,何況是券?數位券可以完全避免收藏的情況發生(時間過就失效,一定花掉),也可以避免轉賣。

4.消費數據可以進一步刺激經濟

用數位券有一個好處是可以追蹤消費軌跡,在現在暢談大數據的時代,這些消費數據可以進一步利用,政府可針對需要被振興的弱勢產業,進一步作優惠加碼。也可以事後分析,看民眾都消費去哪裡、都消費買什麼,來為未來政策做更好的依據,這些都是實體券難以達成的。

推動數位券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幫助達成非現金支付50%的目標,政府在構思政策的時候應該想著「一魚多吃」的加乘效果,這樣才是對預算的有效利用。

或許會有人擔心,有些人可能不容易上手而放棄。其實,排除掉老幼弱勢,依台灣人的性格(連紓困貸款都有人趕快去假扮賣玉蘭花來申請了),政府免費發放兩千元,除非很富裕看不上這筆錢,否則學也給他學會,有這種顧慮的人算是多慮太不瞭解台灣民眾了。

有些討論會說「不爽就不要領」,這其實對公共政策討論的傷害。「要不要領」與「政策如何更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命題,你看即使科技經過了12年的發展,我們與2008年的消費券領取使用方式仍沒有多大的進步,這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嗎?表明台灣支付環境在這12年的進步非常有限,這才是關心台灣的人要關注的議題。

政策一定有效,但政策效率才是我們該在意的。


動動手分享出去

歡迎分享給朋友或者留言跟我說說你的看法